坚持党校姓党  为党立言发声

西安市委党校李茜: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积蓄力量

  • 发布时间:2020-08-24
  • 来源:西安日报
  《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是《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第十一个专题,收录了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六篇重要文章。习近平总书记以敏锐的判断力和高瞻远瞩的全局掌控力,对当前文化建设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行了全面分析,对党的十九大以来中国文化建设发展历程和成就给予高度肯定,对中华文化发展前景寄予厚望。《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创新的伟大成果,体现了“中国之治”的显著优势。
  担负起新时代文化使命
  不断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信息化为中华民族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网络安全紧密关系着文化安全,牢牢保障着国家安全。因此,文化传播和发展要紧紧抓住时代发展的趋势,掌握网络发展规律,因势利导、顺势而为。同时,意识形态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的重要文章,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文化传播的高度重视。我们要坚持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就必须准确把握我们党宣传思想工作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以创新理念提高网络综合治理能力,加速推进信息领域核心技术突破,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论和实践创新。当今世界,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作用凸显,只有推动互联网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弘扬正能量,使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变成事业发展的最大增量,才能肩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和任务,讲好中国故事,阐释好中国道路,展示好中国特色,维护好中国政治安全和文化安全,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筑牢中华文化发展坚实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尤其需要一代又一代青年人接续奋斗。青年人只有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才能自觉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新征程。在青年群体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和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思想引导、文化熏陶、精神指引、榜样力量、实践影响等都显得尤为重要,缺一不可。《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在社会各界引起强烈反响,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接班人和做好新时代教育工作进一步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重要遵循。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因此,要从“扣第一颗扣子”开始,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让青年群体从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汲取深厚力量,进一步坚定信仰、创新思维、开阔视野、自律明德。既要坚持守正创新,也要引导青年从社会实践、使命任务中树立正确政治信仰,全面系统地历练成长,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奠定坚实的基础。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
  为中国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聚力、引领力,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有所共鸣的优秀艺术作品反映时代、反映人民心声,顺应了人民群众的新期盼,也顺应了时代潮流。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体现了文化培根铸魂的作用,也体现了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使命与担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希望大家立足中国现实,植根中国大地,把当代中国发展进步和当代中国人精彩生活表现好展示好,把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阐释好。”我们要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用中华文化的魅力汇聚全民族的智慧,凝聚中华民族发展的内生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党的十九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充分证明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每到重大历史关头,文化都能感国运之变化、立时代之潮头、发时代之先声,为亿万人民、为伟大祖国鼓与呼。”因此,我们要坚定正确政治方向,凝聚人心,铸魂立根,用中国理论解读中国实践,不负新时代新使命新要求,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积蓄磅礴力量。

[网络编辑:刘军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