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党校姓党  为党立言发声

中共西安市委党校周阿利:高标准建设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

  • 发布时间:2021-05-19
  • 来源:陕西日报
      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时,对陕西提出了要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大格局,加快形成面向中亚南亚西亚国家的通道、商贸物流枢纽、重要产业和人文交流基地,构筑内陆地区效率高、成本低、服务优的国际贸易通道的明确要求。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完善综合运输大通道、综合交通枢纽和物流网络”“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等要求。
      贯彻落实好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陕西必须抢抓重大历史机遇,利用中欧班列“长安号”“全国中欧班列高质量开行典范”的效应,高标准建设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促进中欧班列开行由“点对点”向“枢纽对枢纽”转变,加快形成“干支结合、枢纽集散”的高效集疏运体系,提升内陆国际枢纽城市引流聚集水平,夯实西安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的基础;同时充分发挥西安在“一带一路”中的区位、交通、时效等优势,为陕西打造内陆改革开放高地注入强劲动力,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重要动力。
      一、做好顶层设计,形成集结中心引领力
      首先是编制规划。陕西省发展改革委指导西安市高标准编制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示范工程建设方案,明确建设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的重点任务、责任分工、完成时限,进一步提升西安交通枢纽地位;同时“十四五”时期,陕西将全力建设亚欧陆海贸易大通道,为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拓展国内国际市场空间打开大门。
      其次是创新制度供给。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围绕中欧班列开展制度创新,全面取消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公布政府工作部门权力和责任清单,在已有的金融支持政策基础上,再在铁路管理、海关监管、线路运营、财税金融政策、外贸新业态新模式等方面协同创新体制机制,推动“非禁即入”落实落地。加快建设国家级“一带一路”国际商事法律服务示范区,充分发挥第二国际商事法庭和知识产权法庭作用,通过进一步提高涉外公共服务水平,构建便利、快捷、低成本的“一站式”多元化国际商事纠纷解决中心。
第三是平台建设。将西安国际港务区纳入培育期,申请国际港务区升级为国家级开发区,争取尽早批复,为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搭建更多平台、提供更好政策、营造更优环境。
      二、提升基础配套,夯实集结中心支撑力
      完善货运网络体系。加快构建“米”字形高铁网,推进关中城际铁路建设,完善公路、铁路、航空货运交通网络体系,进一步推进公路港、铁路港、航空港“三港”联动,提升西安铁路互联互通水平,不断增强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的影响力和辐射范围。
      打造丝路“数字班列”和国内首个现代化、自动化、智能化陆港码头。建设中欧班列“长安号”公共信息平台,加快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提升班列数字化水平;整合现有口岸和班列的监管场地,智能化升级查验设施,建设更加规范的海关监管作业场所和集约封闭式集装箱查验场地,借助自动化监管打通西安集装箱中心站与西安综合保税区专用通道,提升集结中心要素聚集力和业务承载力。
      拓展货运商品种类。申请进口原木、药品等口岸资质,或和空港新城共享冰鲜水果进口资质,丰富进口货源品类;大力开发国际邮包、电商快件、冷链运输等高附加值货源,提升中欧班列“长安号”的运输货值。
      三、拓展开放合作模式,增强集结中心辐射力
      发挥好全国首批陆港型物流枢纽的引领示范作用,扩大联通境外城市、辐射带动境内城市的数量。构建“+西欧”集结体系,不断深化拓展与省内外各城市合作,辐射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等主要货源地,争取更多货源、要素在西安高效聚集、充分涌流,使西安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最佳中转、分拨和集散中心。
      加强沿海重要港口城市合作。向东与青岛港、宁波港等沿海港口紧密衔接,联动日本、韩国、美洲及东南亚市场;向南与陆海新通道对接,实现铁海、公海联运至东盟各国,带动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开放新格局。
      与国际知名物流公司合作。利用其在全球的物流资源优势拓展中欧班列“长安号”的全球覆盖范围,构筑内陆地区效率高、成本低、服务优的国际贸易通道。
      四、做优品牌,提高集结中心影响力
      利用长安历史文化背景打造中欧班列“长安号”品牌。持续推进中欧班列公共班列(西安)、“德国快线”等高质量开行,全力以赴做好西安公共班列的运行组织和服务工作,充分保证班列的稳定性和时效性,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产品。建议国家出台带锂电池产品铁路运输规则,积极申请中欧班列“长安号”锂电池产品铁路运输试点,优化班列运输货物的结构和附加值。活跃以中欧班列“长安号”为主题的商贸活动,激活相关联商贸体的消费市场,借助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在陕西举办之机,拓展中欧班列“长安号”进出口产品的展销和宣传活动。
      五、发展通道经济,筑牢集结中心硬实力
      从经济通道向通道经济转变,即从经济派生物流向物流带动经济的发展模式转变。首先,打造跨境电商全国集结中心。利用“中欧班列+跨境电商”的新模式积极拓展跨境电商业务,推动跨境货物搭载中欧班列“长安号”从西安起运出境,同时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高品质商品引入西安,再分拨到全国各地。其次,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在优化陕西经济结构的同时,实现国内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的完整稳定,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最后,推进港产城融合发展,通过以物流带动贸易、以贸易带动产业、以产业推动创新,推动陕西经济高质量发展迈出更大步伐,打造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物流中心、金融中心、贸易中心、生产加工中心及人文交流基地,积极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网络编辑:刘军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