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入阐释“两个结合”的重大意义,强调“结合”的结果是互相成就,造就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让经由“结合”而形成的新文化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深化了对文化建设的规律性认识,揭示了“两个结合”的运动规律和成果形态,为新时代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指明了方向、明确了路径。
“结合”是深刻的“化学反应”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结合’不是‘拼盘’,不是简单的‘物理反应’,而是深刻的‘化学反应’,造就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结合”之所以是深刻的“化学反应”,是因为“结合”的前提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存在高度的契合性,二者互相激发、互相成就,从而造就了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
在“结合”的过程中,一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实了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生命,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提供了丰厚的历史文化滋养,使马克思主义扎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沃土,显示出日益鲜明的中国风格与中国气派,始终保持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以真理之光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富有生命力的优秀因子并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成为同当代中国相适应、同现代社会相协调、同现实文化相融通的新文化,呈现出新的时代价值和世界意义。通过深刻的“化学反应”形成的新的文化成果,既坚守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又合理借鉴人类文明一切优秀成果,反映时代发展趋势,是一个具有系统性、先进性、引领性的文化生命体,也是一个富有成长性和生命力的文化形态,必然随着实践深入而不断丰富发展。
为破解“古今中西之争”提供新的逻辑起点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经过长期努力,我们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更有条件破解‘古今中西之争’,也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更迫切需要一批熔铸古今、汇通中西的文化成果。”新的文化生命体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丰厚底蕴、奠定了坚实根基,也为破解“古今中西之争”提供了新的逻辑起点。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不忘本来”、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吸收外来”、吸收借鉴一切人类文明优秀成果,“面向未来”、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趋势,是立足中国、放眼世界,具有突出特性、拥有博大气象的文化。这一新的文化生命体彰显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取向,追求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