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得以深化。”今年年初,陕西省以持续深化“三个年”活动为总牵引,聚焦聚力打好“八场硬仗”,其中“打好问题整改硬仗”居于承上启下、固本强基的关键位置。我们要深刻认识到,问题整改绝非简单的修修补补,而是一场动真碰硬、刮骨疗毒的攻坚战,是破除制约发展顽疾、提升治理效能、夯实高质量发展根基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动各项工作落实、实现风险出清的关键一环。
深刻认识打好问题整改硬仗的紧迫性
打好问题整改硬仗与其他重点任务并列,其特殊价值就在于为其他攻坚战场“清障护航”,是确保全局工作顺利推进的基础保障。
问题整改是破解发展梗阻的“手术刀”。当前,西安正处于特大城市发展方式加快转变的关键时期,无论是产业转型升级的瓶颈、营商环境的短板,还是民生领域的痛点难点,都是横亘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的拦路虎。问题整改就是精准识别这些病灶,通过靶向治疗将其清除。
问题整改是提升治理效能的“磨刀石”。问题暴露的是制度机制的漏洞、工作作风的漂浮、能力本领的不足。整改的过程,实质是对工作体系、运行机制、干部状态的全面检验和优化提升。打好问题整改硬仗,要求各级干部必须深入一线、直面矛盾、剖析根源,形成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闭环机制,从而锤炼干部作风能力,优化政府治理流程,提升整体运行效率,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跃升。
问题整改是赢得民心民意的“连心桥”。能否以坚决态度、务实举措解决好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直接关系到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形象,关系到社会和谐稳定。打好问题整改硬仗,就是要以实实在在的整改成效回应群众关切,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从而筑牢党的执政根基。
明确打好问题整改硬仗的主攻方向
打好问题整改硬仗,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必须突出重点、精准发力,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和重点工作,聚焦关键领域和深层次矛盾。
聚焦制约高质量发展的瓶颈性问题。产业转型升级方面要着力解决传统产业转型乏力、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不大、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率不高、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有待提升等问题,优化产业布局、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功能、畅通成果转化渠道、补齐产业链短板。营商环境方面要着力解决政策落实要素获取成本偏高、市场准入隐性壁垒、政务服务效能有待提升、法治保障仍需加强等问题,了解市场主体的核心诉求,深化“放管服”改革,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区域协调发展要着力解决县域经济实力整体偏弱、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有待完善等问题,完善区域战略统筹,因地制宜发展县域特色经济,推动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
聚焦影响安全稳定的突出风险隐患。安全生产方面要着力解决重点行业领域风险隐患排查整治不彻底、责任落实不到位等问题,压实各方责任,深化源头治理、系统治理,坚决守住安全底线。生态环境保护方面要着力解决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大气污染防治、固体废物处理等领域存在的难点问题和薄弱环节,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急难愁盼”问题。民生保障方面要着力解决医疗、教育、就业等领域的突出问题,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持续加大投入,优化资源配置,织密扎牢社会保障网。社会治理方面要着力解决基层矛盾纠纷化解能力不足、网络空间治理面临新挑战等问题,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完善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基层治理平台,提升社会治理效能。
全面提升问题整改的工作水平
一是摸清底数,确保整改的全面性。对各类问题进行大盘点、大起底。涵盖中央巡视、国务院大督查等反馈问题,审计、自然资源、生态环保、统计等各部委专项督察反馈问题以及自身排查出的问题。按照问题的性质、影响程度和轻重缓急进行分类梳理,建立详细的问题台账,不遗漏任何一个问题,确保整改工作覆盖到各领域各环节,明确每个问题的具体情况和责任主体,为后续整改工作提供准确依据。
二是分类施策,提高整改的针对性。聚焦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进行常态整治。建立常态化的监督检查机制,定期对相关工作进行自查自纠,及时发现并整改存在的问题。对于涉及民生领域如教育、医疗、就业等突出问题,安全生产、消防安全隐患等重点问题,加大整改力度,责令限期整改,对拒不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依法依规严肃处理。
三是统筹结合,增强整改的协同性。将问题整改与中央部署的专项整治任务和全市“深化六个改革”重点工作一体推进。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同配合,打破信息壁垒,形成整改合力。例如,在推进城市更新项目时,涉及规划、建设、环保等多个部门,各部门应密切配合,共同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四是标本兼治,实现整改长效化。在解决表面问题的同时,深挖问题根源,从制度层面建立长效机制。对于一些反复出现的问题,不仅要有解决问题的措施,还要分析造成问题的深层次原因,力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建立健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长效机制,定期对整改工作进行“回头看”,防止问题反弹,努力实现整改一个问题、堵塞一批漏洞、完善一套制度的目标。
确保问题整改取得实效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压实整改责任。各级党委(党组)要认真履行主体责任,主要负责同志要履行好第一责任人职责。建立健全问题整改工作责任制,将每个问题的整改责任明确到具体部门和个人,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定期召开问题整改工作推进会,确保整改工作有序推进。
二是强化协同联动,形成工作合力。建立问题整改工作协调机制,定期召开协调会议,共同研究解决整改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充分发挥纪检监察机关、巡视巡察机构、审计机关等监督力量的作用,加强对问题整改工作的监督检查,形成监督合力,确保整改工作落到实处。
三是加强督促检查,严格考核问责。建立健全问题整改督促检查机制,制定详细的督查计划和考核标准。采取定期督查与不定期抽查相结合、明察与暗访相结合的方式,对整改工作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监督检查。对整改工作成效显著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对整改工作不力、敷衍塞责的单位和个人进行严肃问责。通过严格的考核问效,激发各级各部门抓整改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确保问题整改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打好问题整改硬仗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我们提高政治站位,聚焦靶心,精准发力,奔着问题去、盯着问题改,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扎实推进问题整改工作,不断提升工作水平和质量,为高质量发展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实保障,为谱写陕西新篇、争做西部示范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网络编辑:毛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