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5日,市委党校第38期市管领导干部进修班全体学员走进柞水县牛背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金米村,沿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重温殷殷嘱托,一路看变化、悟思想,探寻生态文明建设这一“国之大者”的丰富内涵。
9月的秦岭,层峦尽染,秋山如绘。站在牛背梁生态主题广场,五年前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言犹在耳,声声回响。全体学员们认真聆听工作人员讲解,重温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当好秦岭生态卫士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切感受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重要论断的科学内涵和深远意义。随后,大家走进羚牛谷,沿着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时的路线一路前行,系统了解牛背梁区域的地形地貌、森林生态、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果,特别是其在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维护秦岭整体生态平衡中不可替代的作用。大家凝神倾听,深入交流,对“秦岭是国家中央公园,是我国的‘中央水塔’”这一战略定位有了更为具象和深刻的理解。
柞水县小岭镇金米村,一排排木耳大棚整齐排列,现代化大棚内,智能温控系统精准调控温湿度,一根根黑木耳菌棒整齐排列。学员们走进木耳种植大棚,近距离察看菌棒培育、木耳采摘的全过程,了解木耳产业的种植技术、市场销路与收益分配情况。看着晾晒架上整齐排列的黑木耳、直播间里火热的销售场景,听着村民们讲述靠木耳产业脱贫致富的故事,大家深切感受到,“小木耳”之所以能发展成“大产业”,正是因为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心上,将地方资源优势与市场需求精准对接,这既是乡村振兴的鲜活范例,更是“国之大者”落实到基层实践的生动写照。
通过本次研学,大家感到,沿着习近平总书记足迹的实地研学,是一次深刻的思想淬炼与实践感悟。牛背梁的生态之变、金米村的产业之兴,清晰展现了生态文明建设与乡村振兴战略在秦岭脚下的生动实践,更让大家对“国之大者”的理解从理论层面落到了具体现实中。大家表示,将把此次学习收获转化为履职尽责的实际行动,自觉做生态文明的践行者,绿水青山的守护者,以实干担当践行初心使命,为全市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持续贡献力量。(撰稿:戴微、赵晔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