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月,《西安市打造唐诗文化品牌实施方案》正式发布,提出利用三年时间,努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能够充分彰显中华文明的“唐诗之都”文化品牌。我们要在保护传承好唐诗文化基础上,推动唐诗IP产业运营,促进“唐诗+文商旅”融合发展,把文化资源“流量”真正转化为拉动城市经济发展的“能量”。
唐诗“人事物情境” IP是西安独一无二的文化资源
西安的唐诗“人事物情境”IP文化资源,在全国乃至全球独一无二,且不可替代。从人的资源看,大唐的诗人灿若群星,李白、杜甫、王维等著名诗人长期活跃于长安并留下诸多传世佳作。从事的资源看,雁塔题名、曲水流觞等长久地照亮中国人的诗心。《全唐诗》收录的4.9万首诗中,涉及长安的超过两万首,“长安”一词出现超1400次。从物的资源看,蓝田辋川、大明宫、乐游原等,今天依旧是人们以诗为路,梦回大唐的地理地标。从情的资源看,唐诗中饱含的天地精神、庙堂气象、家国情怀、圣贤学问和忠烈风骨,已根植于中华民族精神深处。从境的资源看,长安的山水、长安的柔情、长安的开放和长安的厚重,都被写进了唐诗平仄相间的韵律中,构成了西安最独特的文化资源禀赋和精神气质。打造“唐诗之都”文化品牌,要围绕“人事物情境”五个叙事维度进行文化资源开发和利用。
西安唐诗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和瓶颈
近年来,西安以文旅融合为抓手,推动唐诗资源的转化利用,一是场景营建。西安营建了大唐芙蓉园“唐诗峡”、大唐不夜城“大唐群英谱”、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大唐诗书”等主题雕塑,营造“人在诗中游,一夜到长安”的梦幻诗意空间。二是活动造势。2019年,西安就曾启动“唐诗之城”主题活动,通过唐诗交响乐演奏、明星诗歌表演、文化大咖对话等环节,展示盛唐文化精髓和西安现代风尚。三是作品演绎。推出以白居易同名长诗为蓝本的实景演艺《长恨歌》。《长恨歌》上演20年,累计演出6000余场,接待观众1200万人次,创造收入超过20亿元,其开创的“山水实景+盛唐文化+科技赋能”模式,成为业界标杆。
尽管西安已经打造出一系列相对成熟的文化IP,但对唐诗IP资源的开发利用仍不够充分。一是资源利用规模不大。西安的唐诗资源禀赋得天独厚,理应成为唐诗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引领者,但近年来,西安唐诗文化相关活动未能形成全国影响力。二是资源利用的系统性不足。西安唐诗资源分布广泛,但各区县对唐诗的展示利用程度不一,未能全面展示唐诗与西安的魅力。三是资源利用水平仍需提高。数字时代,西安对唐诗资源的利用要超越用文字展示诗句、用雕塑展现诗人等单一静态手段,开发更多国潮文化、数字科技、沉浸娱乐加持的唐诗新业态、新场景、新活动,满足“Z世代”的文化追求与消费需求。
布局“唐诗之都”新业态加快文商旅深度融合
第一,打造沉浸式盛唐文化体验,擦亮城市形象名片。推动唐诗文化演艺发展。依托西安丰富的唐诗“人事物情境”IP资源,以吟诵、歌舞、曲艺、杂技等舞台艺术讲好唐诗故事,让人们更深刻地感受到古人的鲜活灵魂和唐诗文化的独特魅力。在西安各类音乐节、舞蹈节、艺术节中加入“唐诗艺术”板块。通过西安国际音乐节、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等活动对唐诗进行现代时尚演绎,打造唐诗主题视听盛宴,以此开展中外艺术交流,提升西安“唐诗之都”文化品牌形象。
第二,挖掘唐诗时代价值,丰富城市消费场景。做好“唐诗之都”文化品牌活动,召开国际唐诗学暨唐诗文化品牌建设高端会议,丰富市民唐诗文化活动,融入诗歌吟诵、学术研讨、文创展览、艺术市集、翻译工坊、诗人座谈、佳作颁奖、儿童诗教、中外对话等单元,用唐诗塑造城市气质,以诗润城、以诗化人。设计唐诗文创礼物。联合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开发具有地域标识的“唐诗茯茶”“唐诗水晶饼”等伴手礼。在“手办经济”火爆的当下,可以开发李白、王维等Q版大唐诗人手办,还可以开发唐诗国潮元宇宙主题乐园。主题乐园运用VR技术,融合穿越、探险、考古、魔幻、悬疑剧情,使游客穿越历史时空与李白、杜甫、王维等诗人相遇,沉浸式体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第三,构建沉浸式研学体系,打造唐诗文旅新标杆。打造“唐诗之都”的新地标——唐诗博物馆,可以设置唐诗主题人机对战等互动项目和对诗机器人,游客闯关获胜后可获得文创纪念品。提供创新的NPC沉浸式讲解,帮助游客在互动中感受诗人有血有肉、快意酣畅的人生。设置唐诗剧场,场景式复原演绎唐诗蕴含的真切情感及其历史文化背景。同时,可以组织开展“跟着唐诗游西安”研学项目。根据不同年龄受众需求,开发参观学习游、论坛讲座游、创作交流游、旅游观光游等项目,打造具有西安特色、辐射全国、影响世界的唐诗研学品牌。此外,要系统打造“唐诗旅游目的地”。可以串联相应资源,打造“人面桃花相映红”为代表的城南线,“秋风生渭水”为代表的城北线,“灞水流浩浩”为代表的城东线等,为游客提供多样的线路选择。
第四,创新传播方式,扩大“唐诗之都”的文化影响力。在海内外推出唐诗主题西安城市宣传片。制作多语言版本的唐诗主题西安城市系列宣传片,并在驻外文旅机构媒体平台进行宣发投放,通过唐诗中的长安展现西安的历史文化底蕴。在网络社交媒体开展城市宣传。加强与抖音、快手、小红书、微博等社交媒体平台的合作,在“Z世代”年轻用户中开展朗诵、直播对诗、方言读诗、戏曲吟唱、国风变装等唐诗演绎活动,并在携程、美团等文旅消费平台精准推送“跟着唐诗游西安”相关文旅产品。同时,与人气主播合作传播城市形象。可以与网络社交媒体“知识型”主播加强联系,合作推出“长安处处有故事”“金牌导游说长安”“大唐群星闪耀时”等“唐诗之都”宣传品牌,以“接地气”“超有梗”的方式让唐诗故事“圈粉”更多年轻人。
[网络编辑:毛龙]